近几年,电子书的市场不温不火,但是相对于传统意义的书刊来说,电子书无疑具有很多优势,因此,电子书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的,那么对于传统的书刊和印刷业来说,该如何应对呢?我想,他们应看到其中的利,抓住这个“利”,才能生存下去。
对这个有电子书的新世界,国际数字出版论坛的常务董事迈克尔·史密斯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此次电子书革命肯定不会只限于在阅读器上显示文本和照片。史密斯预见,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将会对图书内容进行重新定义。他说:“我认为图书正在往一个全新的层次移动,它不仅包括文字和照片,还会嵌入视频和网站链接。当然,这种重新定义图书的愿景也将肯定是印刷业未来发展前景的部分内容。”
那么,电子书未来到底会如何影响印刷企业呢?“我还没看到印刷品会消失的时刻,对印刷企业而言他们面对的最大挑战是如何适应新形势。”史密斯如是说。他指出,在过去几十年的重大技术变革中,走过了多个分岔路口的印刷行业一直发展至今,而目前,他们就正处在另一个选择的路口。“印刷企业需要抉择的是,他们是参与到数字化浪潮中,还是沿着原来的道路走提供传统服务。”
年复一年,有关印刷各种因素、甚至印刷这个媒介本身会消亡的预言层出不穷。但是外界可以发现,回望过去10年,印刷一直在发展,面对时代变化带来的挑战,它变得越来越复杂和精密。
印刷企业必须作出相应规划,在为客户提供印刷版本图书和杂志的同时也要提供电子版本。其实,商业印刷企业今天的处境正和20世纪90年代电子化印前系统取代胶片时十分相似。作为印刷企业,他们当考虑是利用外部公司来处理这项工作,还是作出商业决定投资于新技术和工作流程,把所有工作都安排在一个屋檐下完成。史密斯如此阐释了他所理解的印刷企业的参与方式。
事实上,对印刷企业而言,他们有责任让客户知道在很多情况下,客户的产品可以被设计为以印刷版和电子书版的形式同时产出。
进入新的高端业务领域,印刷企业就可以签订新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电子书格式转换。他表示,印刷企业应该不仅要促进还要研究如何通过本身的能力,让图书可在各种电子书平台上阅读,从而获得额外收入。
同时,印刷企业还可尝试的方法是与一两家专门做电子书格式转换服务的公司合作。在有很多公司,最大特点是我们不仅完成了转换工作,还要额外付出,对文件进行核查,确保它准确无误。
对印刷企业而言,另一条途径就是把电子书服务移入厂内。这种方式正与10年~15年前相似,当时很多印刷厂从利用厂外印前业务转变为投资人力和设备增加印前职能部门,使之成为本印刷厂印刷流程的一个环节。
从这些方面来说,印刷业确实还是有很大的机会,但是它能否把握住,还得看他自己了。
|